取消预售的618,“战线”是否更长了?

今年“618”,没有预售了?


fec780124433b7613e5b5d3827d95adc

听劝了!天猫、京东“618”取消官方预售

0f3c9f612f61366ef0d36caf7158052b
今年的“618”,天猫和京东平台均宣布取消预售机制。这一消息对于消费者来说,意味着可以直接购买现货,不需要再等待漫长的发货时间,从而提升购物体验。
“更简单”,正在成为传统电商平台对购物节大促的新定义。
根据天猫平台公布的规则,取消预售后,今年“618”共有两波现货售卖期,第一波自5月20日晚8点开始,第二波自5月31日晚8点开始。此外,天猫还特别强调,将简化商家报名参加环节,无商家报名环节,满足条件的商家直接进行商品报名即可。

京东方面则宣布“不卷时长”,将现货开卖的时间定在了5月31日晚8点,直接“开门红”,进行现货售卖。随后,活动将依次进入专场期、高潮期和返场期。

“这次终于听劝了!”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。

距离淘宝2012年首次提出“预售”概念,到正式官宣在大促中全面取消预售;从最初的10天预售,到覆盖一个多月漫长发货等待期……这十二年的时间里,让不少消费者和商家对越拖越长的促销“战线”感到疲惫。

在“消费降级”,消费刺激玩法创新乏力情况下,去繁就简、完善消费服务逐渐成为当前电商购物的共识。

09d87c106105e4bc4081928d24bd2198

fec780124433b7613e5b5d3827d95adc

“618”促销战线依然漫长

0f3c9f612f61366ef0d36caf7158052b

5月6日,天猫已针对商家开启618招商,而面向消费者,天猫抛出的促销套路的确减少了许多,除了现货发售、满减折扣外,从618开售日起至7月5日平台将进行全程保价。此前大促提前预热的各类抢红包、小游戏玩法未见宣传。

京东平台早在去年双11期间就已首次尝试了取消预售的大促玩法,直接现货开售的形式,在当时预售扎堆的主流电商平台中获得了大量点赞。“618作为京东平台年度重磅促销活动,再次全面取消预售,选择直接进入“开门红”,横向对比其他平台来看促销时间迟了不少。但京东平台侧表示,让618回归6月,不用拉长战线,想买就买,让购物回归简单的快乐。据悉,今年618京东还将推出百亿补贴日、9.9包邮日、超级直播日等活动,进一步强化平台的低价、实惠的标签。

除主流电商平台外,快手电商也透露消息,将于5月20日起正式“现货开卖”,开启为期42天的购物狂欢日。活动大致分为抢先购、爆发期和返场三大阶段,分别对应不同的品类和主播营销手段。同时,还将推出“满300元减60元”的跨店满减优惠。

而对于唯品会、拼多多、苏宁易购等电商渠道来说,“无预售、直接开卖”早已是平台促销常态。除此之外,小红书平台也宣布将于618期间升级扶持资源、直播玩法、直播产品,向用户提供亿级平台补贴。

尽管各大电商平台相继宣布取消预售,但除了京东外,天猫、抖音、快手平台今年618大促都给出了更长的促销时间,预计活动周期分别达到了30天、26天和42天。相比来看,2023年天猫、抖音、快手618大促周期分别为28天、27天和31天。

fec780124433b7613e5b5d3827d95adc

预售取消后,会有哪些变化?

0f3c9f612f61366ef0d36caf7158052b

在争夺用户、以用户体验为首要原则的当下,取消预售或将成为一种趋势。当今消费者购物都希望拿到商品的时间越短越好,而各大平台想要提高用户体验,都在采取相似举措,这或许意味着,传统电商平台沿用十年之久的官方预售机制或将退出历史舞台。

取消预售后,平台和商家并不会因为“不确定性”而有压力。平台和商家将进行更加精确的提前规划,利用AI手段,或根据过往的销售情况预测销量,从而实现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,也避免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情况。此外,今年618期间虽然取消了预售机制,但依然会实行分段销售,这样一来也将明显减轻物流在短时间内爆发带来的压力。

此次调整最大的影响或许在于整体成交规模。此前大促期间的预售机制很容易影响消费者进行冲动消费、存在不少付款后退货的情况,但却给平台和商家带来了可观的交易规模和快速增长的成交额。而取消预售必然将影响GMV的规模,不过如今各大平台早已不再将GMV作为核心诉求,更多关注用户的活跃度、品牌交易增长以及直播间成交额的增长。

c2e4f37ca930ec12cd2f88a920d2d9fd

大品牌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,也有固定的消费客群,取消预售可以更高效地引导消费者直接下单,合理备货排产、安排去库存和减轻售后压力。而对于中小厂商而言,取消预售则意味着必须要调整引流和营销渠道,才有机会在折扣和产品品质竞争中突围。

今年的618促销对比往年来看“战线”更长,这也说明了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智,不再单纯关注活动期间各种价格优惠,更多关注产品的品质。在“大促常态化”下,“618”的规则变化,或许已没有那么激动人心。而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,把618和双11等大促的消费需求分散化,对于成本投入和风险都更加可控,平台可以持续与用户保持粘性,商家则减轻了生产备货的压力。

今年“618”大促各大平台主打的核心就是“低价”“简单”“直接”,宣称对消费者、商家都采用简单的参与方式,也是平台通对消费理性化所做出的调整。



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