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# 短视频付费,真的来了
现如今,追剧、听歌以及看小说都需要付费,在不久的将来,难道连刷刷短视频,也需要付费了吗?
没错,目前短视频正面临着“流量红利即将消失殆尽、平台增长速度变慢的局势”,以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为代表的短视频“三巨头”,早已将推进“付费”提上来了日程。
当然只有部分服务会收费,并不是所有的短视频都需要花钱去看,不过即使这样,短视频付费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感,这也正是短视频付费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全面展开的原因。面对广大网友的齐声讨伐,短视频“三巨头”只能叹一句“无可奈何”。
一是增量不再,新流量难寻。相关数据指出,20年1月-12月,短视频的月活用户稳定在9亿左右,规模触顶。
二是目前短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单一,需要有新突破。众所周知,短视频的盈利模式大多是依靠广告、直播和电商为核心,但伴随相关法规的******,现阶段短视频平台变现最主要的渠道——“直播打赏”和“达人带货”,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。“规模触顶,监管趋严”,想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内继续占有一席之地,那就必须寻找新的变现路径。对于内容平台而言,“内容付费”,可以说是最直接的变现方式。
“内容付费”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了,在短视频爆火之前的“知乎Live、豆瓣时间”等,就已经提出过“内容付费”这一概念,且反响不错。据知乎今年5月发布的“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”显示,知乎内容商业化部分的收入首次超越线上广告业务,累计收入达2.27亿元,成为平台第一大收入来源。
(图源财华社)
近日,B站首个付费视频上线,该内容发布后,火速登上微博热搜,虽然反对的声音依旧大过赞成的声音,但还是为“内容付费”的热度又添了一把火。目前我们可以预见,“内容付费”即将成为短视频平台下一个争抢的焦点。
02
# 道路不同,但终点相同
面临着“用户增长触顶、广告收入乏力”等情况,抖音需要变革,而付费短剧,则抗起了变革的重任。

(抖音付费短剧截图)
在付费短剧扛起变革大旗之前,去年抖音就已经开售了线上音乐会的专场门票,还面向腰部达人开放了“付费连麦”的功能,今年3月,平台还特别推出过付费连麦的扶持政策。现在来看,抖音走的是娱乐付费的道路。再说回到付费短剧,比起冗长的电视连续剧和需要集中精力去看的电影,短小精炼的网剧剧情,似乎更贴合习惯碎片化阅读的年轻人。连续的剧情,更容易让人产生消费的冲动,但也有网友表示,短视频平台的付费短剧,故事狗血,质量差,远不及其他视频平台付费内容的质量。
目前,在内容付费领域,抖音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。而快手,可是算是第一个实现短视频内容付费的平台。
早在2020年,快手就开启了“付费精选”,其中包含付费直播、短视频和付费录播课程等内容,覆盖美食、音乐、舞蹈等多个垂直领域。目前,快手APP内也设立了“付费内容广场”,短剧、直播、电商、房产等内容应有尽有。广泛的内容覆盖面和更垂直的内容,让越来越多的快手用户心甘情愿地接受付费,快手走的是知识付费的道路。
如今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,人们观看短视频大多是为了娱乐,但有趣的短视频哪里都能看到,要想让用户付费观看,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不过知识品类的内容,含金量较高,这部分内容需要付费,大部分用户都可以接受。再结合快手自身的用户结构来看,知识付费是完全可行的。从平台用户的消费品类就不难看出,知识内容位列第一,收获了95万的用户付费。
(图源东北证券)
背靠着成熟的微信平台生态和社交流量池,视频号厚积薄发,凭借着“文艺复兴”的节目重映,现已成功跻身短视频行业前列,与抖音、快手合称短视频“三巨头”。
不过视频号的内容付费,其实也早已有了苗头。今年1月,视频号凭借一场NBA直播赛正式开启付费时代。用户再免费观看比赛3分钟以后,需要进行付费才能继续观看接下来的内容,安卓用户需要9元,iOS用户则需要12.8元。在此之后,视频号又推出了演唱会重映内容,最出圈的当属周杰伦的演唱会了,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用户观看演唱会免费,但在直播中却处处藏着付费行为。
当晚直播,视频号线上商城共上架12件商品,平均标价在499、529,最便宜的在59元,最贵的则达4999元,据了解,整场直播共有2,814人购买了周杰伦线上演唱会的周边产品。
仅仅通过一场演唱会的重映,就能做出如此成绩,对于背靠着腾讯的视频号来说,影视剧、音乐、综艺、体育等内容,正是它的强项,只需随便拎出一样,就会有人心甘情愿地愿意买单。综合看来,视频号走的付费道路,是情怀付费。虽说短视频平台“三巨头”对内容付费的发力方向不同,且都有着各自的王牌,但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内容变现。
03
# 短视频付费之路,不好走
虽说各个平台目前都已使出了百般武艺来寻求出路,但实际上,大多数用户还没有形成“内容付费”的习惯,想要再短时间内刮起“内容付费”这股风,或许难以实现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2015-2020年间,我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经从0.48亿人增长到4.18亿人,2021年用户规模更是达到了4.77亿人,2022年预计将有5.27亿人愿意为知识付费。
(图源艾媒咨询)
虽然用户人数一直在增长,但在短视频的庞大流量中,其实并不算多。在此之前,用户已经享受到了长期的免费内容,突然要付费,自然难以接受;此外,付费内容的价值也难以衡量,同样的内容,一部分用户觉得花钱值,另一部分觉得花钱不值,这也很正常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想要顺利的完成内容变现,面前还有“三座大山”。
第一,优质的内容。好的内容,永远是吸引用户的关键,这就要求平台除了扶持和流量倾斜,更要关注平台的内容创作者,此时优质的创作者在这一部分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第二,用户的习惯。一口吃不成胖子,习惯得慢慢培养,就像之前长视频平台推出会员制一样,开始总会有人反对不支持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的消费习惯总是会改变。平台要做的,就是用精品内容来吸引用户付费。
第三,精细化运营。用特定的内容,精准吸引对标用户。免费短视频谁都能刷,一旦内容收费,就会筛选掉一部分免费用户,这一步,在“知识付费”中将会格外奏效。长路漫漫,短视频平台们在“内容付费”道路上的探索,才刚刚开始。总而言之,或许之后在短视频平台上的“内容付费”将司空见惯,但就目前来看,想要大规模推广“内容付费”还为时尚早,但毋庸置疑的是,无论早晚,“内容付费”都是会来的。
文章来源:电商头条